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国药精品 OEM合作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业讯
您的位置:首页>> 产品展厅>>业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健康资讯 新品发布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今日开幕
作者:  发表日期:2024/12/3  浏览次数:1727

首都北京再迎盛会。12月3日至4日期间,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多元、传承、创新: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本次大会由开幕式、全体大会、政府论坛、平行论坛和闭幕式组成。借助本次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国内外传统医药专家共聚首都北京,推动世界各国传统医药交流互鉴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境外参会代表占17.04%

两天时间内,大会议程紧凑而丰富:12月3日上午举行大会开幕式和全体会议,3日下午举行政府论坛;12月4日全天举行平行论坛;4日下午5点举行大会闭幕式。参会嘉宾均线下现场参会,会议使用中英两种语言。大会还安排了其他配套活动,包括世界传统医药展览展示、中医药体验活动,以及北京中医药健康考察活动等。


截至12月1日,本次大会共有3585位参会人员,包含85个国家和地区的611位境外代表,占参会总人数的17.04%。政府论坛及平行论坛、特邀演讲和交流嘉宾共223位,其中境外参会代表115位,占总参会代表的51.57%。他们将带来129场高水平演讲和报告,以及13场交流对话,其中境外嘉宾报告79场,占报告总数的61.24%。出席大会的中外院士有28位,国医大师有5位。


9场平行论坛探讨多个议题

大会政府论坛将邀请参会多国卫生部长、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聚焦世界卫生组织未来十年《全球传统医学战略》重点领域,围绕传统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加强传统医学服务质量和产品监管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并进行深入交流。主旨演讲之后,将以“传统医学与循证依据和传统医药与初级卫生保健”为题举行两场专题讨论会。


其他9个平行论坛将邀请中外传统医药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围绕不同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9个平行论坛分别是:草药质量与安全论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论坛、针灸论坛、科学研究与循证传统医学论坛、传统医药教育论坛、传统医药产品与监管论坛、传统医药标准论坛、先进技术与数智传统医药论坛,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论坛。


大会还将发布《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北京宣言》,呼吁、鼓励并支持世界各国继续推进传统医药融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继续推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政策法规、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文明互鉴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还将举办中医药展览,具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会公益展览,主要包括世界传统医药发展及立法现状、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成就和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就。另一部分是传统医药展,主要包括中医药展区、天然健康产品展区、数智化创新展区和服务贸易展区等,旨在展示传统医药的发展和创新应用。


本次大会将组织与会嘉宾开展北京中医药健康考察活动。按照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健康体验的场景,将邀请嘉宾参观中国中医科学院了解中国医史和典藏,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参与视听互动,参观北京同仁堂了解中医药产业发展,在北京按摩医院体验中医健康服务等。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中医药体验区,北京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等成熟的体验项目将入驻该区。体验区集中西医检测、健康管理、文化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为每一位访客提供中医药的全感官体验和健康指导。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工作组组长许心超表示,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北京市政府将全力以赴,确保大会顺利举办、圆满成功。“我们将全面做好保障工作,在交通、住宿、饮食等各方面关注细节,为来宾们提供便捷、贴心、有温度的北京服务,给参会嘉宾带来一次美好的体验。”


作为本次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主办城市,近年来,北京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大会筹办工作组组长许心超介绍,目前,本市千人口拥有中医师达1.14人,居全国前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许心超表示,北京持续完善中医服务体系,拥有国家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等,数量均居全国之首。培养中医儿科、养老、妇幼、康复等骨干人才12000余名,实现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中医诊疗区、体验区全覆盖,建设中医专科护理示范病房、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83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中医特色诊区,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建立名中医团队下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


目前,北京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居全国前列,拥有院士7名,国医大师26名,全国名中医24名,岐黄学者55人,青年岐黄学者32人,首都国医名师199名。中医药传承体系方面,建立了国家级各类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2个,市级传承工作室站306个,累计遴选国家、市、区三级师承指导老师千名,培养学术继承人2000余名。


当下,本市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快速发展,全市建设了30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和40个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优势,促进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赋能中药产业,保障中药产品质量安全。


近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启动大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平谷校区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平谷区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携手,实施五大工程12项举措,用2-3年时间将平谷区打造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地。


活动现场,平谷区发布《平谷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平谷区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推进中医药医疗提质工程、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等五大工程,通过做强区域核心中医院、高品质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搭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强中医药多元人才培养等12项举措,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并推动中医药创新型技术及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平谷区将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培养一批中医药突出人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现场还公布了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评定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和峪口镇集体林场建设的野菊花、苍术等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北京嘉沐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牡丹芍药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王辛庄镇集体林场建设的板蓝根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东高村镇集体林场建设的欧李、连翘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中祥鸿运(北京)农业商贸有限公司建设的杜仲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入选第一批示范基地名单,这些基地将逐步发展成为兼具教育、康养、科研及文化传承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未来,平谷还计划在峪口镇、熊儿寨乡、黄松峪乡、刘家店镇等地推广建设10个高标准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力争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产品中心 国药精品 OEM合作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女性护理
男士精品
五官专区
风湿骨痛
功效食品
瘦身美颜
个人护理
眼部护理
特色妇科
皮肤科
五官科
专科用药
品牌优势
工厂介绍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健康资讯
新品发布
公司简介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常见问题
营销合作
丁教授大健康产业集团 / 版权所有 备案:陕ICP备2021011552号
丁教授百度百科